1、酵母發酵飼料
某些飼料原料, 直接應用于動物飼料生產, 存在營養成分含量少、品質差、動物吸收率低、含有抗性因子等問題。微生物發酵飼料技術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 人工控制溫度、水分、時間等條件, 以植物性農副產品作為主要原料, 通過微生物固體發酵, 代謝合成更容易被畜禽采食、無毒害作用的生物飼料的一項新技術。發酵過的飼料, 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體、各種酶、各級代謝產物、多種維生素、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質等, 改善了動物飼料的品質和適口性, 消化吸收率明顯提高, 具有維持動物腸道菌群平衡、促進動物生長、提高動物免疫力等作用。
酵母發酵飼料是指以酵母作為菌種, 接種于某些植物原料上進行固體發酵而成的飼料, 如酵母發酵豆粕、棉粕等。付亭亭利用酵母發酵豆粕后, 其中的粗蛋白、酸溶蛋白、小肽和氨基酸含量分別增加了17.71%、15.01%、9.01%和15.19%, 乳酸含量增加了6.2倍。類似地, 酵母發酵棉粕對肉雞脂類代謝具有一定的調控作用, 尤其是可降低生長前期 (21~42日齡) 的腹脂含量和生長全期 (21~64日齡) 血清甘油三酯濃度及提高生長后期腿肌粗脂肪含量。此外, 可以利用酵母菌發酵酒糟、醋糟、小麥或玉米秸稈等一些粗纖維含量高的原料, 提高原料中粗蛋白質含量, 從而提高整體的營養價值, 來代替一部分常規飼料, 減少飼料的成本。
2、飼料酵母
酵母菌是一種集營養與保健功效于一體的益生菌。傳統的酵母源生物飼料就是利用了酵母菌的營養功能, 即作為蛋白源飼料, 在畜牧養殖業中應用較早。1910年, 德國德爾布呂克最先將啤酒生產中的酵母泥用作補充性飼料, 并將其定名為飼料酵母 (fodder yeast) 。至1967年, 在美國舉行的第一次國際單細胞蛋白會議上, 與會專家經討論, 提出了單細胞蛋白的準確定義, 即所有用單細胞微生物生產的蛋白質。也就是說, 飼料酵母就是直接利用酵母菌菌體作為飼料, 是純的單細胞蛋白。飼料酵母一般采用液體發酵法生產, 合格的飼料酵母中酵母菌的菌體數應在150億個/g以上, 但這類產品中的酵母菌通常在干燥過程中基本都失去了活性。
常用的生產飼料酵母的原料來源很多, 如酒精或味精生產廢水、木材或農副產品廢料水解得到的糖液、糖蜜、乳清及乳清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液、甲醇、正烷烴等。上述原料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 它們都含有酵母繁殖必需的糖類或烴類等碳源物質。但限于成本壓力, 當前專門發酵生產的飼料酵母產品多為直接利用一些釀造廢酵母或工業廢酵母經過干燥而制成, 且其本身酵母菌活性不高, 多數已經失去了繁殖及代謝能力。
飼料酵母含有動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其中蛋白質含有20多種氨基酸, 含有8種生命必需氨基酸, 含量與魚粉很接近;含有極為豐富的B族維生素, 含量比魚粉、肉粉高, 因此飼料酵母可作為優質蛋白質源部分或全部替代飼料中的魚粉, 能促進動物的新陳代謝、改善飼料利用率、提高生產性能, 其生物學效價介于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之間, 廣泛應用于雞、豬、反芻、水產等飼料中。
3、新型酵母源生物飼料
雖然飼料酵母的效果已經得到認可, 但遠未發揮出酵母源生物飼料應有的價值。隨著動物微生態學和營養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 針對酵母源生物飼料的應用研究越來越多, 一系列新型的酵母源生物飼料已經被開發出來, 并應用于畜牧養殖生產中。
新型酵母源生物飼料包括酵母培養物和一些以酵母活菌或酵母的功能性組分為主要成分的產品 。2013年12月19日, 農業部發布第2038號公告, 增補釀酒酵母培養物、釀酒酵母細胞壁、釀酒酵母水解物、釀酒酵母提取物等新型酵母源生物飼料進入《飼料原料目錄》。